中国环保律师网—北京环保律师—北京凯诺律师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法律热线:
010-53359288 / 18601155977

京津冀如何下好“生态一盘棋”?——大气治理系列述评之四
发布日期:2024-06-20点击率:237

  这几年,“北京蓝”越来越常见,京津冀携手治污成效有目共睹。

  今年4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7.9%,同比上升6.1个百分点,未出现重污染天。但有些遗憾的是,在4月全国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成绩单”上,京津冀城市并未挤进前20名,多数席位被珠海、深圳等南方城市占据。

  想当“尖子生”,京津冀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想弄清这个问题,得学点地理、气象知识。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位于太行山东侧和燕山南侧半封闭的地形,属于弱风区且处于同一个空气流场当中,容易造成污染物的积累和相互影响。如果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一旦出现较长时间的高湿、逆温等极端条件,整个区域环境容量会减少一半以上,容易诱发大范围的重污染过程。这属于“先天不足”,需靠“后天努力”。

  长期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也让京津冀环境治理难度更大。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京津冀鲁豫煤炭消耗量超9亿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粗钢产量约占全国33%,单位国土面积焦炭产量是全国平均的3.6倍;货运80%以上靠公路……这些在贡献经济产值的同时,也“贡献”着较高的污染排放。

  数据显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一度是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单位国土面积排放量)最高的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虽然仅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到3%,却排放了全国15%以上的一次PM2.5、10%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8%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至5倍。

  为了驱散雾霾,兼顾产业与蓝天,京津冀“大刀阔斧”协同治污。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在京津冀等区域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北京市牵头建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推动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相互支持。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下,区域联手,大力推进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等结构优化调整,连续七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行动,统一空气重污染预警分级标准,定期开展预报会商,制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实现了区域空气重污染过程“削峰降速”,推动了区域空气质量的同步改善。三地生态环境执法部门还建立了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北京10个郊区与毗邻市区县聚焦交界地区严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从过去的“各扫门前雪”到向前一步、寻求共赢。

  携手治污过程中,有阵痛,也有不理解。

  “本次污染过程,区域传输影响占主导”“本次污染过程,区域传输贡献近七成”“本轮区域性重污染过程,北京受到传输影响达八成”……每次区域重污染过程结束,这样的分析都会引来困惑和质疑:“怎么污染都是区域传输贡献的?”“北京再努力也白搭”……

  单从数据上来看,外来传输的影响确实大于北京本地污染的积累。根据第三轮北京市PM2.5来源解析结果,从全年尺度看,现阶段北京市PM2.5主要来源中,区域传输影响超四成,以东南、西南传输通道为主,且随着污染级别的增大,区域传输分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重污染日区域传输平均占比超过六成。所以,要改善空气质量,本地还是最主要因素,但区域联防联控也不能少,特别是重污染期间,必须联合应对。

  空气是流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本就同呼吸共命运。山水相连、地域相接,处于同一个大气流场,传输是相互的,注定了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因此,京津冀要想留住持久蓝天,必须下好“生态一盘棋”。

  即使十年协同成绩亮眼,也还远未到松口气的时候。因为从总体上看,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内能源以煤为主、产业结构偏重化工、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的结构至今仍没有根本改变。

  这“生态一盘棋”如何破局,仍面临不少挑战——

  进一步控制煤炭总量,是不容回避的问题。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工业生产对煤炭的依赖仍很重,虽然清洁能源增量迅速,但基本大盘没变,如何进一步用增量替代存量,需要深挖减排潜力。

  运输结构的调整,也需要从长计议。区域内工业生产的原料及产品的运输,大部分还依赖重型柴油货车,同样的货物运输量,相比于铁路、水运等,它仍是污染排放最重的运输方式。2023年,京津冀范围内公路货运量达到400亿吨,铁路货运量只有50亿吨,如果将这两个数字对调,才是一个相对理想的局面。未来,公转铁、公转水势在必行。

  在精细化治理方面,也需要步调更加一致。比如,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更有针对性、更严格的统一标准;三地生态环境执法部门打破地域界限,开创新的联合执法模式;京津冀和周边区域城市可将各自的先进管理思路和监管方式,更多进行交流分享和相互借鉴……

  大气治理,久久为功,协同发力,长路漫漫。但我们相信,只要携手同心,“共享同一片蓝天”,正从美好的愿景变成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幸福。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