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律师网—北京环保律师—北京凯诺律师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法律热线:
010-53359288 / 18601155977

走进徐州丨徐州:厚植发展“绿色”,守护碧水蓝天
发布日期:2024-08-21点击率:143

  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徐州在面临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时,没有选择回避,而是积极采取行动,以绿色转型和生态修复为双轮驱动,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徐州全市上下把建设美丽徐州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解决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2023年取得了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的好成绩。

  系统化治理,打造“无废运河”

  日前,徐州市在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发布了《徐州市“无废运河”建设工作方案(2024—2025年)》。这一方案旨在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措施,实现运河的“无废”治理,确保到2025年,运河上下游、左右岸的协同治理机制基本建立,清洁航运、流域治理、风险防范等典型治理模式得以形成,最终达成“水畅、河清、岸洁、景美”的宏伟目标。

  为实现“无废运河”的目标,徐州市重点推进无废现代航运建设。通过船舶绿色能源使用、船舶防污设施完善等措施,徐州市正逐步减少航运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到2025年底,徐州市将确保本市籍内河适改船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安装和改造工作全面完成,以及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智能化改造。

  同时,为实现船舶水污染物“船上收集、送岸处置”模式,徐州市利用远程监控、无人机航拍、遥感等先进手段,构建了船港、水岸协同防控和治理机制。这一机制不仅提高了监管效率,还实现了对船舶污染物的全程跟踪和闭环管理。

  此外,在推进绿色航运的同时,徐州市还注重运河的生态修复工作。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节点,徐州市承担着确保清水北送的重任。为此,徐州市通过复绿、消除地质灾害等举措,积极推进沿线生态修复,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和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碧水蓝天

  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徐州市还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守护碧水蓝天。近年来,徐州市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徐州市在蓝天保卫战中,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通过健全污染过程预警应急响应机制、完善豁免企业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区域协同监管等措施,徐州市有效降低了PM2.5浓度和重污染天气天数。同时,徐州市还积极推进低VOCs含量清洁原料替代和大气“绿岛”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空气质量。

  碧水保卫战同样成果斐然。徐州市河网交错,水系复杂,水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为此,徐州市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工作,构建协同高效的推进体系,推动水污染防治向纵深发展。同时,徐州市还加强了对重点河湖的污染防治力度。在骆马湖等重要水域,徐州市实施了多项重点工程项目,确保水质持续达标。不仅如此,徐州市还利用水质自动监测站等先进设备,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为精准治污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统计,2023年徐州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44个国省考断面全部达标,优Ⅲ比例高达97.7%,同比上升4.5%。今年,徐州将继续巩固这一成果,全力保障清水北送,确保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期河流水质安全。

  此外,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徐州市也采取了积极措施。通过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严格准入管理、稳慎决策重度污染地块规划用途等措施,徐州市有效保障了土壤安全利用。同时,徐州市还持续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和生活垃圾飞灰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等工作,进一步降低了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

  坚持绿色转型,擦亮生态底色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日前召开的徐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擦亮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鲜明底色。

  近年来,沛县不断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探索创新转型升级新路径,推动传统产业向新而行、向绿而进。

  沛县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因煤而兴,却也留下了巨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地。在绿色转型的迫切需求中,沛县积极开发利用采煤塌陷地,做大做强光伏产业,形成了一条从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生产到光伏电站建设的光伏产业链。

  走进沛县杨屯镇的上海大屯能源光伏发电项目基地,5847亩采煤塌陷地如今整齐地排列着一排排光伏支架和发电板,借光聚能。杨屯镇采用渔光互补模式,基地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下方水域进行水产养殖,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周边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

  此外,传统产业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沛县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推动生产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纺织行业等传统产业领域,沛县持续推动纺纱纺织产业升级,一方面,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推动其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依托其纺纱纺织产业的基础优势,沛县重点打造了沛县淮海绿色纺织产业园等高端纺织特色园区。

来源: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