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月获得满意拆迁补偿,山东当...
- 凯诺拆迁律师团队近期办案行程
- 凯诺律师团队近一周办案行程
- 【收案公告】凯诺律师介入海南某...
- 2024北京市凯诺律师事务所招贤纳士
- 凯诺拆迁律师团队办案行程
- 2024年凯诺律师事务所国庆放假通知
- 凯诺律师事务所中秋节放假通知
- 【收案公告】凯诺律师介入广元市...
- 凯诺拆迁律师团队近期办案动态
电话:010-53359288
邮编:100071
E-mail:bjcls@163.com
广州创新土壤污染防治模式,有效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土壤污染防治,事关老百姓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广州市,城镇化程度高,土地资源紧张。加上工业企业众多,各行业的土壤污染风险防控与防治水平不一,土壤污染监督管理涉及面广,监管难度和监管压力巨大。
为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十三五”以来,广州市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并制定了在产企业和关闭搬迁企业管理政策文件,在全国首次形成了一系列地方标准和规范,并率先打通土壤污染监管及技术流程,缩短了用地开发时间,提高了土地流转效率,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广州市污染土壤集中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处置中心
筑体系、重评估、提能力,突出“管土”实效
《广州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广州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2017—2020年)》《广州市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广州市“十四五”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自“土十条”出台以来,广州市以“两地”(农用地、建设用地)为重点,以防范环境风险为核心,先后制定印发一系列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及规划等文件,逐步建成土壤污染防治监管网络,筑牢土壤污染防治监管体系。
如何将文件精神落实?广州市围绕“两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考核,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评估,充分发挥其“指挥棒”作用。广州市专门成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与工作成效评估工作专班,依次对接不同业务部门及各区生态环境分局,逐类逐项帮扶各区提前摸清土壤指标及具体任务完成情况,并为全市及各区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档案,构建相关评估指标33项,完成广州全市以及11个辖区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评估工作,并提出“政府主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公众参与”防治体系,全面提升了广州市土壤污染防治监管水平。
在日常管理工作方面,广州市根据国家和广东省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并结合广州市实际需求,制定了一系列的土壤环境管理制度、工作指引等文件,逐步健全了全市土壤管理制度体系。例如,广州市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修复活动以“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的方式纳入日常监督管理,完善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监测质量监督制度。
摸家底、定规范、建模式,创新“治土”机制
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详查是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根据国家任务,广州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详查地块1450个,另有详查采样调查地块162个,借力地块78个(将已有监测数据的重点地块信息上传数据库系统),汇总整合1513家企业和5个重点工业园区地块的空间信息,工作量全省居首。”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总任务量居全省之首的情况下,广州仍率先完成了全部调查工作。
“工作由市、区分级实施,各区各阶段分别落实技术服务单位,全市承担单位30余个,调查过程中由于各单位提供的资料标准不一,汇总上报难度较大。”广州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加强统筹、统一标准,强化组织实施落实,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工作效率。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详查共获取30多万条基础数据,可为后期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广州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试点工作采样现场
广州市因地制宜积极出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标准6项,涵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修复治理、环境监理、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等各环节,为本地建设用地再利用提供“贴身服务”。通过前述标准,率先提出了多项技术创新。比如,针对低风险地块,提出以风险溯源为主的高效识别调查方式;针对潜在污染地块,在国内首次实现调查关键技术指标全覆盖,并开创性提出异常点位排查技术方法;针对高风险地块,率先将边际效益理论应用于采样布点工作,建立精细化详细调查布点模式,实现“低风险地块排除风险、中风险地块研判风险、高风险地块具化风险”的分级分类管理,有效避免过度调查及由此造成的过度修复。广州市在认真研究农用地污染特征基础上,在全国首个推出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简化调查指引,开创性提出7个“是否”的调查方法,大幅度压缩调查时间和经费。在国家指南制定前,广州已尝试委托第三方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修复效果评估的监测质量监督,并开发“广州土壤”APP用于动态管理,实现对土壤“事前掌握动态、事中监督指导,事后抽查校验”的全过程监测质量监督。
广州市城镇化程度高,土地资源有限且正处于转型发展期,对土壤修复、地块流转的速度要求高。对此,广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净土开发”模式,即以污染地块“先出让再修复,达标后建设”取代“先修复再出让”。这一模式既保障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又有效加快储备用地出让和再开发的进度。从广州的实践成果来看,该模式对节省开发时间、减少资金投入、缓解财政压力有积极作用。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耗时较长,与城市发展要求土地快速再利用之间存在一定矛盾。为此,广州市鼓励实施“环境修复+开发建设”,实现促发展与保环境兼顾。规范引导污染土壤异地处置修复,制定《广州市污染地块土壤异地处置异地修复等评审管理指南》,并建成面向市场开放的专业化污染土壤处置场所,推动土壤安全、低碳、高效处置和地块快速再利用。为了切实保障土壤修复过程安全和修复后的安全利用,广州还出台国内首个建设用地修复现场环境检查要点、修复后环境监管新规,补齐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管理的短板、填补空白,实现污染地块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
广州锌片厂地块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现场
防新增、谋试点、保安全,强化“净土”保障
防治土壤污染,要从源头管住。广州市环评审批部门在审批“新建、改建、扩建”环评项目时,对涉及土壤污染风险较高的“两高”(高耗能、高污染)等项目严格限制上马,从源头上严控工业污染源,减少土壤污染隐患。
此外,广州市以重点行业在产企业为试点,率先谋划了电镀等4个重点行业风险管控研究,从污染源头、风险点识别、风险管控和治理能力、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提出燃料堆存区、危险化学品储存区、涉污生产区、废气处理区、废水综合处理区(含应急池)、危废贮存区、地下管网的“六区一网”排查重点,实施《电镀行业企业日常土壤环境监管要点》《电镀行业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重点关注事项》,不断推动广州市重点行业企业高水平土壤污染防治。
同时,以“耕地保护”为重点,稳步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措施,建立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机制;开展涉镉等重金属排查工作,加强对重金属超标粮食的监管,防止流入口粮市场;加大耕地保护工作力度,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广州将持续结合国家和广东省要求,并落实地方实际监管需求,以规划为引领,突出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任务,持续推进、优化土壤环境管理全流程服务工作,为全国土壤环境管理提供有力技术范本。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环境与自然生态保护处、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对此稿亦有贡献)来源:中国环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