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律师网—北京环保律师—北京凯诺律师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法律热线:
010-53359288 / 18601155977

东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发布日期:2024-01-30点击率:279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8.8%,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一;全年无重度污染天气;4个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9个国省考断面Ⅲ类或以上水质优良比例达77.8%;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一个个亮眼的数据背后,是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推动环境污染治理逐步转入常态化运维管控,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也见证了东莞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绘就一幅幅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优美画卷。

  撰文:何绮莹

  策划:戴双城

  统筹:章倩倩

  天蓝

  “气质”出众共绘“蓝”图

  “这些年来,东莞的蓝天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好了。”在东莞开了10年出租车的市民刘师傅感慨道。“冒黑烟的车不见了,绿色车牌的车越来越多了,烟囱也不多见了。”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东莞蓝”刷屏,出门见绿,推窗见景,拥抱自然,尽情“森呼吸”,在家门口就能邂逅“诗和远方”,这是东莞街坊一年来的切身感受。

  数据显示,2023年,东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8.8%,同比改善8.8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1;6项大气污染物中,臭氧(O3)、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分别同比改善11.1%、3.8%、20%,PM2.5、二氧化硫(SO2)同比持平,其中PM2.5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并列第10,持续多年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目标。东莞大气污染源涉及行业多、数量大、分布散乱,管理难度和压力非常大。“气质”持续改善提升的背后离不开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和有关部门打出的“组合拳”,抓住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牛鼻子”。

  一方面,东莞实施工业源、移动源、面源等重点领域治理,过去一年完成了1054台燃气锅炉提标改造,推进我市燃气锅炉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另一方面,东莞加快建设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新增新能源出租车、环卫车、公务车和客运车14430辆,淘汰国III柴油车12833辆。

  为了绘就幸福“蓝”图,东莞还针对VOCs落实更精细的管控措施,实施涉VOCs企业A/B/C分级评价制度和差异化管控,对A级企业实施应急天气豁免,推动环境治理精准性极大提升。

  同时,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为契机,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构建了“1+2+3+4+N”(即一个中心指挥调度、两层数据采集融合、三大应用精准防控、四级联动协同监管、N种场景管理服务)生态环境大数据监管体系,推动实现在线协同智慧监管。东莞还将无人机航拍等技术应用在生态环境领域,实时快速跟踪突发环境事件,捕捉违法污染源并及时取证,观察污染源分布、排放状况以及项目建设情况,为生态环境监管配上“千里眼”,大大提高环保监测范围与环保执法的效率。

  近日,道滘生态环境分局就协同第三方专业公司在辖区内开展无人机智慧巡查,查出某装饰品有限公司和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VOCs排放量异常偏高等问题,并向企业阐明实际问题和提出整改措施。

  “通过发挥无人机和管道走航等科技手段的作用,探索‘天上看、地面查、地下走’的巡查监管模式,将不断提高环境监管执法精准化、智能化、高效化水平。”道滘生态环境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多措并举下,东莞市2023年空气质量改善明显,轻度以上污染天气同比减少32天。

  水绿

  好风景里“长”出新经济

  “气质”出众,“水质”也不赖。

  过去一年,东莞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东江南支流、中堂水道、太园泵站和雁田水库4个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9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实现全面达标,水质优良(Ⅲ类水及以上)比例达到77.8%;重点国控断面36条一级支流有34条实现全年消劣;53条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黑臭;2个近岸海域国控点位的无机氮全年平均浓度也首次达到了省考核目标。

  在近岸海域,受陆源入海总氮输入量大、全市主要河流总氮浓度较高、跨境河流总氮浓度升高等因素影响,东莞近岸海域治理工作面临严峻考验。

  总氮即水环境含氮物质的总和,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城市面源污染、食品、造纸、印染等行业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等。海洋无机氮的主要来源是陆域的总氮输入,水环境中所有含氮物质都可以相互转换和循环。

  距离近岸海域国考点约5-10公里的虎门水闸是东莞的主要排污通道东引运河的入海口。东引运河流经20个镇街(园区),承接石马河流域、寒溪河流域污水后,通过虎门水闸最终入海,同时,东引运河还通过沿线水闸排水至东江南支流,最终汇入狮子洋。

  “首次达标意味着东莞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强陆海统筹、综合施治,推动海洋生态环境稳步改善,确保近岸海域水质稳中向好。

  而在东莞麻涌华阳湖,碧波荡漾的湖边白鹭翩飞、繁花点缀、鱼翔浅底,风光旖旎、游人如织,许久未见的蟛蜞又“冒”出来了。

  去年,华阳湖入选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其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经验成为流域治理工作示范,供各地学习借鉴。

  据悉,华阳湖采取“生态修复优先+淘汰落后产业+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共建共治共享”的“东莞模式”,以“三水统筹”系统化治理实现高水平保护,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探索形成了生态保护优先、绿色经济协调发展的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机制。

  有关数据显示,华阳湖从源头推进减排降污提升水环境,清退了污染企业109家,清理处置养殖户223个;新建污水管网465公里,建成4座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全域雨污分流建设,整治私设入河排污口20余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同时,华阳湖对重点支流实施清淤疏浚,串联起周边3000多亩的水系,盘活全域水网,保障水资源。华阳湖还新建了8座泵闸联排联调,保障生态水位稳定;改造河滩生境1000多亩,修复水生态和全域自然岸线,真正“还湖于自然”。

  环境治理促使传统产业升级,环境好了,企业也来了。华阳湖周边先后引进京东等电商项目,实现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同时倒逼粮油企业转型升级,建设国家级科研中心,由高能耗生产基地向研发贸易中心转变。好风景里“长”出新经济、高颜值变高价值……热气腾腾的发展实践,彰显绿色发展内涵。

  土净

  盐碱地变网红打卡点

  石碣檀香岛、燕岭湿地公园、滨海湾东宝公园……这些市民耳熟能详的“景点”,却是东莞青山净土保卫战的“战士”,为东莞治污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作出了突出贡献。

  以滨海湾东宝公园为例,这座珠江之上、伶仃洋畔的滨海公园,每年都吸引了不少候鸟驻足于此。

  近年来,东莞在滨海湾新区统筹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着力破解沿海地带滩涂盐碱、工业集聚带来的生态之困。

  从一片盐碱滩涂地到全市首个贴近滨海风光的生态湿地公园,东宝公园项目根据“功能无界、海陆无界、视野无界、文化无界”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总投资1.75亿元,打造成为舒适的生态滨海活动空间,满足了生态保育、展示湿地形象、保障居民亲海与运动空间等需求。

  通过打造生态海堤、盐碱地治理、土壤改良、填海结构基础等方式,东宝公园建设了6000平方米滨海湿地,修复岸线450米,荣获广东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如今,交椅湾段海岸雏形初现。看海听浪、散步休闲、纵享音乐会……每到节假日海岸边游人如织,落日与候鸟齐飞,成为市民们看海打卡胜地。

  盐碱地蝶变成滨海公园只是东莞打好净土保卫战的缩影之一。

  过去一年,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实施《东莞市2023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持续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联动监管,督促28家重点监管单位完成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加强对全市17个优先监管地块的重点监测和风险管控,完成93个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报告备案,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实施《东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水质达标或保持方案》,编制《东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方案》,推进全市31个重点污染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确保东莞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稳定达标。

  经过全力攻坚,东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2020年,东莞环境治理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2021年10月,东莞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再获肯定,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2022年4月,东莞市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全市600多条河涌重现“水清岸美”,千万人口安居乐业,一幅天蓝、水绿、土净的绿美东莞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