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律师网—北京环保律师—北京凯诺律师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法律热线:
010-53359288 / 18601155977

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
发布日期:2017-02-08点击率:1032

  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列为2017年全省环保‘一号工程’。省环保厅在大气质量改善的一半精力,要投入到成都市,成都市环保局全局一半的精力要投入到大气质量改善上。要下决心,出真招真法,切实解决群众的‘心肺之患’。”

  ——于会文

  正月十五还未过,街上年味依旧浓。新一年全省环保工作早已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2月7日,记者从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上获悉,2017年被确定为“环境质量提升年”。今年,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将全面启动,省内环境保护督察将实现全覆盖……毫无疑问,四川的环境保护工作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环保工作等不起、慢不得,必须动真碰硬、只争朝夕。”工作会上,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谈到。会后,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这位务实、硬派的新任厅长坦言,2017年,全省环保工作将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重点做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强环保督察、启动环保垂改、加强环境风险管控等九个方面的工作,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环保形势

  环境保护面临五个问题

  由于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和问题未根本解决,全省环境保护仍任务艰巨、压力巨大

  华西都市报:当前,四川环保面临哪些难题?

  于会文:过去一年,全省环保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但是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和问题还未根本解决,主要有五个方面。从环保责任落实看,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在一些市县党委政府还没有真正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损害追责也尚未真正“逗硬”。

  从环境质量改善看,全省五大流域仍有近30%的监测断面水质不达标,成都、资阳、内江、德阳、眉山五市的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一直较低;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仅有5个空气质量达标;全省近三分之一的土壤环境监测点位超标,城镇工矿企业场地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较重。

  从环境风险隐患看,全省纳入监控的重点风险源企业有2100余家,其中化工、造纸、印染、制革等高污染企业大多布局在沿江沿河等环境敏感区,以十大环境风险隐患为重点的突出环境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看,全省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地级城市没有备用水源,县级以上城市有40多个没有建污水处理厂,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近三分之一没有正常运行等问题。

  从环保监管能力看,79%的乡镇(街道)还没有设立环保机构,一些地区环保部门缺人、缺车、缺编制的现象还相当普遍。

  总体思路

  2017年为“环境质量提升年”

  施政方略:一条主线、两个抓手、三个保障、四个支撑

  华西都市报: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四川将如何着手,绘就环保蓝图?

  于会文:总体上,今年的工作思路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抓手、三个保障和四个支撑”。即将2017年确定为“环境质量提升年”,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深化环保改革为动力,以落实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环保职责为契机,坚持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这条“主线”,用好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两个抓手”,强化环保督察、环境准入和环保法治“三个保障”,夯实科技标准、环保改革、党风廉政和宣传教育“四个支撑”,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保一片蓝天、还一江清水、留一方净土,为建设美丽四川提供坚实环境保障。

  重点工作

  一条主线: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实施“六个聚焦”,将成都平原大气治理列为全省环保“一号工程”

  华西都市报:今年被列为“环境治理提升年”,将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列为工作主线,请问将如何着手?

  于会文:“三大战役”是省委省政府的顶层设计,须举全省环保之力,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不折不扣地做好这项工作。至于如何做好,全省环保系统从上到下要做到“六个聚焦。”

  首当其冲是要聚焦责任主体。必须明确,“三大战役”的责任主体是辖区内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少数关键和关键少数。他们不真正动起来,环保再发力效果也不明显。目前,省政府已与各市(州)签订了军令状,市、县、乡要层层签订,必须说到做到,不能放空炮。

  其次要聚焦重点工作。要大力制订整体防治规划,这是环保部门的主业,活我们干,钱我们出。比如大气治理,各市县政府出人、出力、出钱治理,但各地的症结是什么、到底怎么治、主攻方向在哪里?如何融资?这个“药方”得我们环保部门开。因此,各市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快制定规划,并做好与省里总体规划的衔接。各级环保部门还要绘制“作战图”,真正挂图作战,倒逼各项工作按期完成。

  第三是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其中,大气的重点区域,就是成都平原,特别是成都市的1.3万平方公里,2017年实现成都平原大气质量的持续好转,是全省环保系统的“一号工程”;水的重点区域是沱江和岷江两条流域以及成都市主城区内的黑臭水体。各市根据实际,确定本辖区的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

  第四是聚焦统筹联动。大气是互连互通,水是上下游左右岸。去年针对成都平原的重污染天气,我们启动了几次联防联控,效果比较明显。水的联动工作还不够,需要加强。

  第五是聚焦问题症结。比如公众强烈关注大气环境的问题,就需要科学深入地开展污染源成因、成分、机理分析,才能对症下药、精准发力,争取更明显的治理成效。

  第六是聚焦项目组织。三大战役的支撑,还是项目。要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来完成三大战役的任务。去年我们组织相关市(州)开工了432个项目,总投入达到542亿元,今年我们还要组织开工两批。

  两个抓手: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

  用好“看家本领”,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

  华西都市报:您在报告中强调环境监测、执法是环保部门两个“看家本领”。其中,监测是最重要的技术支撑,您能说说怎么干吗?

  于会文:监测是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技术支撑,常规的我不说,只强调五点。一是监测的眼睛要始终雪亮,眼亮才能心明。二是监测数据绝不能造假。我们各级环保部门要坚决守住,监测板块的工作人员绝不允许在数据上做手脚。

  三是要充分挖掘监测更多功能,发挥更大作用。监测的理想状态是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大数据大平台正真建起来,实现互联互通、实时共享,用信息化、精准化等科技手段代替人防物防。四是监测数据要有实效性,反应要快。例如哪个点位监测数据突然增加几倍,肯定有问题,这时候要与执法部门快速联动反应,测管协同。五是要拓展工作范围,例如,抓住这次排污许可证发放和全国污染源普查这两个契机,抓紧建立健全固定污染源的基础数据库等等。

  华西都市报:对于环境执法,您认为要怎样才能用足用够这个抓手?

  于会文:环境执法是环保部门最重要、最强硬的手段之一,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抓手。我们去年通过艰苦细致扎实的工作,处罚金额首次突破了1个亿,取得较好成绩,但与先进省相比,差距大,和我们省的经济总量相比,不匹配。

  今年,执法上我们要对违法行为坚决“零容忍”。要敢于亮剑、敢于发招,长期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坚持重典治乱、铁腕执法,切实改变执法偏软、偏弱的现状。要加快构建“从严环境监管、从严整改问题、从严传导压力、从严执纪问责”的“四个从严”的新常态、新格局。

  从近两年来的执法实践看,由于从严执法的高压态势,企业明目张胆的偷排漏排超排明显减少,但隐蔽性多样性狡诈性有所增加,因此,我们在执法中,要多方式严厉执法以提高执法的精准度;要通过加强内部和外部联动以形成合力;要大力曝光典型,善于借力执法;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对存在环境问题的市(州)政府或县(市、区)政府,先友情提示,再媒体曝光,再向上报告,再案件移送。总之,先礼后兵,跟踪问题整改落地。要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高执法水平。

  三个保障:环保督察、环境准入、环境法治

  强化环保督察落实党政同责,推进突出环境问题切实解决

  华西都市报:环保督察被列入“三个保障”之首,足见其重要。今年3月底前要实现全省全覆盖,这项工作将怎样推进?

  于会文:环保督察是一项制度创举,与以往的“督企”相比,督察主要是“督政”,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把该做的环保工作做到位。督察中,督察组要坚持问题导向、责任导向、目标导向,认真贯彻督察的各项要求,严督实查,加大问责力度,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环保大格局。

  环保部门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用好用足这一手段,督察地方党政问题的同时,真正解决几个自身建设问题。例如,加快成立环保工作委员会、建立河长制,设立乡镇环保机构以及建立环境监测网络等,都端到台面上,倒逼自身问题的解决。

  华西都市报:您提到的另一个保障是环境准入,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于会文:首先,我们要更加注重规划环评,严格三线一单。围绕“划框子、定规则、查落实”三个环节,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这个“三线一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二是总量控制指标必须如实上报,否则下一步发排污许可证没容量。三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让企业一步失信步步受限。四是进一步完善固废管理制。五是严格生态红线管控,生态红线不是划完就完了,要有后续配套管理办法。

  华西都市报:那么,法治保障呢?

  于会文:法治保障是最有力的保障,客观地讲,环保执法,处罚企业,只能用法,不能用文件。我们只有准确执法、用法,才能确保打硬仗。下一步将从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的修订、自由裁量权的完善、环保考核权重、执法人员能力提升等方面加强保障。

  四个支撑:科技标准、深化改革、党风廉政、环保宣传

  只有把全社会都动员起来,环保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华西都市报:您能具体介绍一下环保工作中的四个支撑吗?

  于会文:首先是科技标准的支撑。雾霾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提高排放标准、VOCS调查治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这五个方面的问题,都需要科技标准的支撑,可以说,环保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是环保事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今年,我们在争取“国家队”支持同时,省里和各地也要加强研究灰霾和臭氧成因与治理,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精准发力。

  第二是深化改革支撑。改革是动力,近年来,环保系统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规定。国家有“1+6”方案,省上也对应出台实施方案。从制度层面、从顶层设计方面,夯基垒台、立梁架柱已基本形成,关键是抓落实。

  第三是党风廉政建设支撑。全省环保系统反腐倡廉的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党风政风纯正度稳步上升,腐败问题遏制度稳步上升。下一步,我们要坚守环境保护安全底线和廉洁自律底线,进一步梳理并防范廉政风险点,狠抓作风建设,始终坚持公道正派、坦荡真诚,大力传递正能量。

  第四是环保宣传支撑。宣传有动员社会各方资源的使命,处理得好,就能赢得公众理解支持,凝聚各方共识,就等于是扩大了环保“统一战线”。今年,我们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级环保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强化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只有把全社会都动员起来,环保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实话实说

  环保厅长的忧与思

  环保体会

  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归根到底还是政绩观问题。要改变经济腿长环境腿短现状,必须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上下一盘棋。

  环保问题

  有的环境问题是火药桶,一点就爆;有的环境问题是导火索,不解决就可能引发大问题。只有真正解决各类突出环境问题,才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肯定。

  队伍能力

  环保的自身能力建设永远是我们的责任田,必须种好,要始终牢牢抓住不放手。

  三大战役

  水的问题,表象在水中,根子在岸上;气的问题,表象在天上,根子在地上;土的问题,表象在里面,根子在外面。

  要大力制订整体防治规划,这是环保部门的主业,活我们干,钱我们出。比如大气治理,各市县政府出人、出力、出钱治理,但各地的症结是什么、到底怎么治、主攻方向在哪里?如何融资?这个“药方”得我们环保部门开。

  监测数据

  像间谍片一样,监测一旦发现偷排超排,要利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和基层一线执法力量的快速机动反应,在最短时间内定位,而后执法部门马上到位,一抓一个准,形成强大震慑。

  环境法治

  我们只有准确执法、用法,才能确保打硬仗。毕竟处罚对企业来说,是真金白银,直接和间接影响都很大。

  环保宣传

  现在我们环保系统的干部普遍不敢面对媒体,你自己管一摊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还有谁比你知道得多、说得明白?大家不要躲在后面,要站在前台。要敢于面对记者、面对公众。

  想了解更多的环保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账户“凯诺律师”,快快拿起你的手机来关注我们吧!

  关注方法:

  方法一:打开微信查找公众微信“搜号码”搜索“kainuolawyer” 点关注。OK!

  方法二:打开微信查找公众微信搜索“北京凯诺征地拆迁律师团” 点关注。OK!

  方法三:用手机打开微信点击“扫一扫”把扫描框对准二维码(下方二维码图片),点击关注。OK!

  本文章系由凯诺环保律师团整理上传。当您遇到环保问题时求助北京凯诺律师事务所我们会用我们的专业技能维护您的合法权益。免费咨询电话:010- 5335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