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律师网—北京环保律师—北京凯诺律师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法律热线:
010-53359288 / 18601155977

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聚焦土壤和水环境质量,推动生态保护修复
发布日期:2024-12-31点击率:205

  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聚焦土壤和水环境质量,推动生态保护修复

  12月30日,记者从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2024年1至11月,黔西南州大气环境质量持续稳定,中心城市兴义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9.3%,8个县(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均值达到99%以上。州内地表水8条主要河流、3个重要湖库共16个国控、省控考核断面优良比例为100%,水质状况为优,15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100%。

  生态质量指数(EQI)是衡量自然生态状况的数据指标,是对整体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的综合性评价。2023年,黔西南州生态质量指数综合评价指标(EQI)值为66.44,生态质量为“二类”。其中望谟、册亨等2个县生态质量为“一类”,生态质量指数(EQI)分别为74.87、74.55,表明自然生态系统覆盖比例高、人类干扰强度低、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结构完整、系统稳定、生态功能完善。

  兴义、兴仁、普安、晴隆、贞丰、安龙等6个县(市)生态质量为“二类”,生态质量指数(EQI)分别为63.07、59.94、63.71、63.04、62.33、61.69,表明自然生态系统覆盖比例较高、人类干扰强度较低、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生态结构较完整、系统较稳定、生态功能较完善。

  着力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黔西南州纳入全国历史遗留矿山系统的历史遗留矿山251个,面积共计198.57公顷。为减轻州、县两级政府治理历史遗留矿山财政压力,自然资源部门主动谋划,积极争取到中央、省级资金5845万元,自筹资金、引进社会资金700余万元,截至目前,黔西南州所有历史遗留矿山治理资金全部得到落实,已完成治理恢复历史遗留矿山132个,完成恢复治理面积113公顷。

  着力强化辖区重要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提升。组织编制了《黔西南州“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着力构建“两江一河、一库、十支”的水环境保护空间布局,统筹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及水污染防治。“十四五”以来,累计争取到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1.4亿元,推动实施兴义市纳灰河流域、册亨县者楼河、望谟县红水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聚焦流域沿岸城镇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重点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坚持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深入实施国土空间布局优化、污染防治攻坚、绿色低碳经济打造、美丽城乡融合发展、自然生态保护增值、特色生态文化赓续、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等“八大行动”,加快推进美丽黔西南建设。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