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律师网—北京环保律师—北京凯诺律师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法律热线:
010-53359288 / 18601155977

云南驰而不息打好蓝天保卫战
发布日期:2025-03-06点击率:40

  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平均为99.1%,全国排名第一,6项污染物浓度同比“四降两持平”,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7%,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一,排名较去年提升9名。2024年,云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优良,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2024年,云南省高度重视环境空气质量,坚持系统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源头治理、开展专项行动、科技赋能监测预警等手段,着力解决突出大气环境问题,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

  2024年,云南省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不断健全政策体系,加强顶层设计。

  先后出台了《云南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云南省深入打好污染天气、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云南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计划》《云南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计划》《云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云南省建筑施工和城市道路扬尘污染治理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云南省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文件,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突出标本兼治,狠抓源头治理

  2024年,云南省全力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持续加强移动源排放监管。

  全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完成率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全流程改造,实现云南省钢铁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零突破”。云南省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开展现场帮扶、激励水泥企业升级转型等方式,推动全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目前,保山昆钢嘉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4000吨/日熟料生产线在全省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投运,全省共有2700万吨/年熟料产能正在推进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

  持续深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共排查涉VOCs排放重点企业3181家、问题整改率达93.7%。完成15家焦化企业化产区域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得到加强。推进涉VOCs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曲靖市45家企业全面开展LDAR工作。中石油云南石化进一步完善排污环节治理,顺利通过绩效A级评级。

  建成“新车查验—定期尾气检测—遥感监测(黑烟车抓拍)—柴油货车车载诊断(OBD)远程监控—检测维修—监督检查”全过程管控体系,在建设集油气回收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业务于一体的云南省移动源环境综合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开展大数据分析运用,形成移动源污染防治监管工作情况月报及疑似问题线索清单,推送省级相关部门、各州(市)生态环境局,形成监管合力。

  认真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督促各州(市)推进重点场所的工程机械编码登记,2024年,编码登记7179台,累计完成3.7万台。连续5年开展生产和销售的新车(机)环保一致性核查,2024年,共核查重型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合计244辆(台),实现了环保一致性核查系族全覆盖,并对发现问题的企业以约谈、限期整改、函告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等形式进行分类处理。

  坚持科技赋能,加强监测预警

  近两年来,云南省积极争取筹措能力建设资金4000余万元,购置了VOCs走航设备、臭氧和颗粒物激光雷达、手持式PID等专项监测设备约100台(套),配备傅里叶红外烟气分析仪、紫外烟气分析仪、PM 2.5滤膜自动称量系统等大气污染源监测监管设备60余台(套)。

  同时,采取卫星遥感、雷达扫描、地面走航、无人机监控、污染物组分解析等“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手段,初步构建了“五基协同”的大气环境立体遥感监测体系。完善污染季节“省级—州市—县级”加密气象会商与预测预判机制,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提升了大气污染治理攻坚的科学化水平。

  《2024年上半年全国及重点区域空气质量预报效果评估情况》简报显示,云南省超标天的AQI、PM2.5浓度和O 3浓度等指标的预报准确率均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云南省将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全面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扎实开展2025年春夏季综合治理攻坚、低效失效设施排查、移动源管理以及有序推动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等工作。加强固定源、面源污染管控及监测预报,有效应对污染天气。加快推进城市公共领域用车以及火电、钢铁、煤炭、焦化、有色、水泥等重点企业用车新能源替代,着力培育一批清洁运输企业。加快限制类工艺和装备升级改造,持续提高钢铁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打好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攻坚战和柴油货车治理攻坚战,确保云南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