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律师网—北京环保律师—北京凯诺律师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法律热线:
010-53359288 / 18601155977

2023年大气环境质量好于年度目标 生态环境部强调 重污染天气应对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污
发布日期:2024-02-02点击率:210

  2023年大气环境质量好于年度目标 生态环境部强调 重污染天气应对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污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法治性很强,必须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特别强调。

  在生态环境治理中,法治的地位举足轻重。即便在应对重污染天气这种需采取应急措施的情况下,也需要严格依法进行。

  如孙金龙所说:“大气污染防治法对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污,严格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开展工作,坚决防止出现简单粗暴执法问题。”

  顶层设计关注大气污染防治

  “过去十年,中国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也带来了可观的健康收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对我国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表示肯定。

  以北京为例。如今,“北京蓝”成为常态,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作为“北京奇迹”向世界各国进行推荐。北京PM2.5从2013年89.5微克/立方米降到2022年的30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由原来的58天下降到现在的2到3天。“这个成绩,人民群众都能切身感受得到。”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说。

  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2023年,我国继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一系列顶层设计即与此有关。

  例如,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2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并于2023年11月30日由国务院印发实施。“这是国家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之后发布的第三个‘大气十条’。”刘炳江说。

  《行动计划》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细颗粒物浓度为主线,调整优化重点区域城市范围,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2023年1月,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等16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3年11月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

  2023年,生态环境部稳妥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全年完成散煤治理约200万户。累计完成4.2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4亿吨粗钢产能烧结球团脱硫脱硝、料场封闭等重点工程改造,8.5万个挥发性有机物(VOCs)突出问题整改。连续6年开展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督促13家车企实施环保召回、涉及车辆326万辆。

  同时,推动天山北坡城市群、东北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全覆盖,增加24万家企业。

  大气监督帮扶有效推动减排

  在蓝天保卫战中,执法的力量功不可没。尤其是在秋冬季的重污染天气监督帮扶工作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尽管我国空气质量在过去十年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但是在秋冬季,受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一些区域仍然会出现重污染天气多发频发。”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说。

  为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生态环境部聚焦重点区域,突出“重污染天气应对和达标排放监督”两项任务,协同推进“线上和线下”两个战场工作,开展了大气监督帮扶工作。

  2023年秋冬季以来,统筹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业务骨干2400余人,调动属地执法人员9700余人次,开展了8轮大气污染现场和远程监督帮扶,发现问题企业1.6万余家,推动解决涉气环境问题3.2万余个。

  “监督帮扶对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估算,2023年监督帮扶共推动污染物减排约39.3万吨。”裴晓菲说。

  据了解,生态环境部抽调全国执法、监测技术骨干,每月压茬式安排两轮次现场监督帮扶,发现部分企业存在弄虚作假、超标排放、偷排偷放、重污染天气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4254个,其中干扰自动监测、检测报告造假、伪造台账记录等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违法违规问题537个,移交司法17个,行政拘留25人,刑事拘留3人,保持从严执法的主基调。

  通过远程推送识别线索,指导地方自查发现解决环境问题1万余个。带动地方建立完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逐级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改善主体责任。

  用好技术,精准识别问题。利用卫星遥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污染源自动监测、用电监控等技术手段,融合各类数据信息,构建算法模型,精准识别问题线索,目前问题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85%以上。

  全国优良天数比率好于目标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诸多努力,在2023年这一有着诸多于空气质量不利因素的年份,我国空气质量仍然获得了改善。

  “经过顽强努力,在全力支撑服务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同时,我们顶住疫后经济回升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大幅增长以及气象条件极为不利等多重压力,战胜了诸多困难与挑战,取得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的好成绩。”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

  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大气环境质量方面,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好于“十四五”规划设定的年度目标(32.9微克/立方米)近3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下降16.7%。其中,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完成年度目标。全国优良天数比率扣除沙尘异常超标天后为86.8%,好于年度目标(86.2%)0.6个百分点,较2019年上升3.5个百分点。

  尽管取得了好的成绩,但是,如刘炳江所说:“空气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表现的特点是重污染还仍然多发频发。”

  2024年,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加大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和统筹强化监督力度。

  裴晓菲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把重污染天气应对作为重中之重,持续选派业务骨干开展现场监督帮扶,督促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同时,紧盯排放强度高、污染贡献大的重点行业企业,督促企业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提升污染治理能力与合规达标排放水平。

  来源: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