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获得满意拆迁补偿,山东当...
【胜诉公告】海南某村委会复议县...
【收案公告】凯诺律师介入海南某...
【收案公告】凯诺律师团队介入海...
凯诺征地律师团队近期办案行程
凯诺律师事务所2025年春节假放通知
凯诺律师事务所2025年元旦放假通知
【收案公告】凯诺律师介入云浮某...
凯诺兰州拆迁纠纷胜诉案例:镇政...
【收案公告】凯诺拆迁律师介入海...
电话:010-53359288
邮编:100071
E-mail:bjcls@163.com
日前,环保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在北京举办“2023中国蓝天观察论坛”,发布《大气中国2023: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六项常规污染物年评价浓度的均值都能达到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为0.9%,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首次降低到1%以内。
从不同污染物的达标情况来看,PM2.5和PM10达标城市比例继续提升,NO2首次实现100%城市达标,SO2、CO连续第四年实现100%城市达标。
城市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是《大气中国》报告的重要内容。不同于传统的空气质量城市排名,该项研究采取综合评估方法,以评估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情况、政策措施两个指标为主,可更为全面地评价城市治理空气污染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通过排名激励城市持续努力改善空气质量。前一项指标包括PM2.5三年滑动平均改善幅度和达标天数三年滑动平均改善幅度,即“成效分”;后一项指标包括固定源、移动源、面源、能力建设、保障措施,即“努力分”。评估结果由好到差依次为:好、较好、一般、差、极差。
本评估期内(2019-2022年)对168个重点城市的评估显示,共有8个城市在两个指数评估中都进入级别“好”的城市榜单,是通过努力使得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典范,它们是深圳、北京、广州、青岛、上海、济南、杭州、重庆,其中深圳综合评估得分第一。绝大多数城市综合评分为“好”和“较好”,得益于良好的空气质量改善表现。仅有西安、渭南和驻马店三个城市的综合评分表现不佳,进入“一般”级别。
报告指出,整体表现虽然良好,但分区域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三大重点区域,2022年整体PM2.5浓度均未改善。其中,长三角同比持平,维持在31μg/m3;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与汾渭平原均同比升高,PM2.5年均浓度分别升至44μg/m3与46μg/m3,增幅分别为2.3%和9.5%。三大重点区域内PM2.5年均浓度反弹的城市数量大幅增加,其中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和汾渭平原,同比分别增加12个、11个和9个。
168个重点城市中,整体PM2.5年均浓度继2021年后再次达标,但PM2.5浓度不降反升的城市数量,由2021年的24个增至50个,数量增加一倍以上。这些城市 PM2.5 年均浓度同比增幅平均高达9.1%。此外,达标天数同比减少的城市数量,由2021年的64个增至113个,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表示,继2021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33μg/m3,北京空气质量首次实现全面达标,到2022年北京的蓝天含金量持续明显提升。“与‘大气十条’实施阶段相比,‘三年行动计划’执行期间,燃煤锅炉、民用燃料清洁化减排贡献有所下降,移动源和扬尘源减排效果更为明显。此外,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机制不断强化,周边减排贡献由2013至2017年的23%,增长到2017至2021年的34%。”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付璐介绍,报告每年对重点城市进行空气质量管理排名,通过采取综合评估方法,全面评价城市治理空气污染付出的努力及其成效,激励城市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来源:封面新闻